Skip links

拔罐

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,已有二千余年历史,是原始的祛疾养生方法之一。拔罐最早记载为战国时期的《五十二病方》:“牡痔居窍旁,大者如枣,小者如枣核者方:以小角角之,如熟二斗米顷,而张角。”其中“以小角角之”,即指用小兽角吸拔。原义里提到的使用工具、操作部位、吸拔方法、吸拔时间,符合拔罐疗法的四大要素,是历史上最早关于利用负压祛病养生的记载。

“故圣人杂合以治,各得其所宜。
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,得病之情,知治之大体也。”

《素问•异法方宜论》

拔罐又名“火罐气”,古称“角法”,是以罐为工具,利用燃火、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,造成负压,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,致局部皮肤充血,达到祛疾养生的目的。根据情况的轻重缓急,拔罐亦可再分为闪罐、走罐、留罐及刺络拔罐等不同操作手法。

拔罐可以逐寒祛湿、疏通经络、祛除瘀滞、行气活血,具有调整阴阳平衡、解除疲劳、增强体质的功能,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。

从现代角度剖析,拔罐是通过物理刺激和负压作用,使得局部毛细血管破裂,从而调动细胞修复及坏死血细胞吸收,并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,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,从而改善血液循环。同时,微血管破裂后产生的溶血现象,会加强免疫系统的吞噬作用,达到调节人体免疫力的效果。拔罐会造成皮肤底下的浅层肌肉、筋膜也会被一起拉扯,加上促进血液循环,可以舒缓一些软组织的疼痛及痉挛。拔罐负压的吸拔力可使毛孔充分张开,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,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,从而使体内代谢废物得以加速排出。

拔罐适应症:

  1. 风热犯肺、湿热困脾等中医内科诸症。
  2. 气滞血瘀、寒凝气滞等筋伤诸症。
  3. 气血运行不畅、肝肾亏虚等中医妇科诸症。

操作法

华源提供综合拔罐方案,适用范围广泛,可覆盖更多人群的健康需求。

01 01

闪罐法

将火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随即取下,如此反复一拔一取,直至拔罐处皮肤潮红发热为止。属于较为温和,且温热感较强之手法。

02 02

留罐法

将火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并留置约5-15分钟。属于静态拔罐手法。

03 03

走罐法

确定施治部位并涂抹润滑剂后,使罐具吸拔于体表并反复推移罐具,至皮肤呈潮红、深红或起丹痧点为止。属于刺激较大且覆盖面积更广的一种拔罐手法。

04 04

刺络拔罐

将应拔部位消毒后,使用三棱针迅速点刺,并将火罐快速吸拔在点刺的部位上,使之出血。属于拔罐与刺络配合应用的手法。

刺络拔罐具有活血行气、化瘀定痛的作用,常用于缓解及改善气滞血瘀、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一系列不适。中医理论认为“不通则痛”,气血运行失常,气滞血瘀,经络壅滞、闭塞不通,是造成不适的常见原因之一。

(鉴于个体差异,请咨询合格执照中医师了解详情)

预约/咨询

健康相伴、幸福同行、华源关心您
拔罐